前两天听《反派影评》,节目里说到西宁 FIRST 电影展播放了纪录片《塑料王国》完整版。很早之前我看过半小时的媒体版本,但现在豆瓣此片的页面已经没了,据说影展结束后也不允许媒体再提这部片子。

在我看的半小时版本中,影片讲述了大量“洋垃圾”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某个小山村,村民们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中,使用及其原始的方式手工进行分拣。整个村子的环境也被破坏。最震撼的一幕就是孩子们在垃圾堆中玩耍,其中一个随手捡起一个注射器就吸里面的水。

这个版本并没有类似抨击政府不作为这样的激进作者表达,只是希望唤起社会对这些分拣垃圾村民的关注,而且国家已经出台法律禁止进口这些“洋垃圾”,所以被禁播很让人费解,到底在担心什么呢?

不过相比《塑料王国》,导演王久良之前的另一部《垃圾围城》就没有这么克制了,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北京的垃圾处理机制。

北京被周边的几百个垃圾处理场包围。人们从大山中开采城市化需要的砂石,挖出一个个大坑,然后将城市产生的垃圾回填。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地下地上水源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。

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,终于需要在垃圾场上建起学校,廉租房。看着挖开地基后,显露出的一层层厚厚的垃圾,不禁让人感慨,曾经被我们丢弃的垃圾,换了一种面目又回到了我们身边。

在影片中,作者看着被严重污染的通榆河,感慨为了解决北京的缺水问题,我们实现了南水北调,却对身边的水源毫不珍惜。从谷歌地图的历史照片中可以发现短短几年间,几片水域的颜色就由绿变黑。

有一群人不得不终日与垃圾为邻,那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拾荒者。他们用垃圾中的建筑材料盖起了简易窝棚,从中获取衣物甚至是食物,将手工分拣出来的材料低价卖给回收站。

我其实很好奇,对于这些垃圾,国际上先进的方法到底是什么,难道只有填埋这一种么。